诗词大全

10/10页
类型:
写景 抒情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抒怀 春天 咏物 写人 秋天 思念 生活 婉约 送别 思乡 女子 爱情 早教 离别 乐府 爱国 哲理 友情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怀人 相思 初中古诗 宋词三百首 感慨 边塞 闺怨 宋词精选 人生 梅花 赞美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感叹 古文观止 感伤 忧国忧民 山水 小学古诗 战争 怀古 最美 讽刺 孤独 节气 组诗 田园 咏史怀古 夏天 励志 妇女 羁旅 故事 伤怀 叙事 饮酒 友人 柳树 诗经 惜时 怀才不遇 惜别 寓人 月亮 追忆 豪放 冬天 节日 地名 登高 惜春 伤感 清明节 品格 初中文言文 言志 题画 同情 典故 七夕 重阳 中秋 离情 春节 隐居 思归 愁绪 咏史 寓理 赞颂 孤寂 议论 愤懑 恋情 出游 荷花 高中文言文 闲适 历史 惆怅 军旅 黄河 菊花 宫怨 西湖 伤春 豪迈 怀念 喜悦 怨情 壮志 志向 向往 回忆 寒食节 秋夜 归隐 儿童 愁苦 辞赋精选 端午节 元宵节 高中古诗 政治 悼亡 优美 失意 少女 风俗 壮志难酬 楚辞 寓言 壮志未酬 序文 自然 赠别 月夜 踏青 小学文言文 宴饮 纪游 赏花 江南 宴会 命运 忧民 农民 读书 乡村 神话 分手 宫廷 行舟 忧国 抱负 讽喻 民歌 怀乡 农村 悲伤 仕途 游子 旷达 民谣 岁月 赏月 述志 无奈 登楼 音乐 记梦 猖狂 现实 景点 寂寞 书信 夜晚 劝诫 社会 忧愁 想象 哀怨 理想 歌颂 人民 悲秋 动物 桃花 时间 学习 海棠 时光 心情
昏鸦啼涩。近连桥、路暗雨如织。孤云一逝何处,门巷乱、苔花綦迹。
薄暝流飙,旋起渐、尘动欹壁。甚燕燕、凄语东邻,此地无人解吹笛。
天涯酒醒消魂极。但悤悤、酹地空尊泣。文章枉换羁旅,零落尽、茂陵残笔。
夜壑孤吟,应省今朝、过了寒食。待剪纸、重与招魂,梦断枫林黑。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纷纷末路竞先驰,安石东山起独迟。声望在人真不偶,功名到手可终辞。
虚襟且愿收群策,惫力仍烦治乱丝。中国于今相司马,边陲得似去年时。
暖日嘘云酿六霙,一元亭毒岁功成。霓裳舞散广寒殿,鹤氅朝回七宝城。
决雨会看三月涨,屯边全要万仓盈。离堆邂逅成奇观,一笑能令万虑轻。
闻道官军至,戈鋋压贼壕。鼎鱼犹未腐,穴兔竟何逃。
锐气连全楚,皇恩贷尔曹。洗兵无复用,欢喜荐春醪。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新骑骢马复承恩,使出金陵过海门。
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著酒痕。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踘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xián)阳草。

五十年功: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间。玄宗在位实际44年,“五十年”为大约数字。华清花柳:花柳,一作宫柳。华清,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咸阳草:咸阳,秦始皇建都之地。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五坊:后人指不务正业之人为“五坊小儿”。斗鸡儿:指唐玄宗爱好斗鸡,玩物丧志。酒肉堆:批生活豪华。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胡兵:指安禄山叛乱部队。安禄山本营州柳城胡人。史思明亦为胡人。逆胡:指安禄山、史思明。奸雄才:奸诈欺世的野心家。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勤政楼:唐玄宗建,为明皇赐宴设酺之处。全称“勤政务本之楼”。

何为出战辄(zhé)披靡(mí),传置荔枝多马死。

披靡:溃败。传置荔枝:由于骏马兼程急递,诸许多马因递送荔枝而累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míng)德真陋(lòu)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著碑铭德:撰写碑文铭记功德。陋:此指浅俗。

子仪光弼(bì)不自猜,天心悔(huǐ)稿人心开。

子仪:郭子仪,唐代名将,唐玄宗时,累迁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有功,封汾阳王。光弼:李光弼,唐代名将。平安史之乱有功,授天下兵纪都元帅,封淮郡王。不自猜:一作“不用猜”。猜,此指被猜疑。天心悔祸:上天不欲重复其错误。

夏商有鉴(jiàn)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夏商有鉴:一作“夏为殷鉴”。简策汗青:古时书籍由竹简编成,为便于书写和长久保存,则必须将竹简在火药味上烤干,炙烤时竹简出水如汗一般,故曰汗青。此简策汗青代指史册。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yáo)(chóng)卖。

张说、姚崇:二人均为唐玄宗时宰相。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国老:告老退休的卿大夫。此指郭子仪、李光弼等平息安史之乱的功臣。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guó)秦韩国皆天才。

妃子:指杨贵妃。虢、秦、韩国:杨贵妃三姊分封之地。

花桑羯(jié)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羯鼓:乐器,以山桑木为之。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以两杖击之。唐玄宗素喜音律,尤撤擅长击羯鼓,人称为“八音领袖”。方响:乐器。“春风”句:指明皇与贵妃击鼓作乐时,使得春风也不敢吹起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wèng)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去天五尺:此极言其高。抱瓮峰:即瓮肚峰。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奸人心丑:奸人,奸诈之人,此指李辅国等,心地险恶。

西蜀(shǔ)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西蜀万里:安史之乱时,玄宗逃至西蜀(今四川)。反:同“返”。南内:长安有大内、西内、南内三宫,南内即兴庆迷路,本唐玄宗听政处。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回到长安,肃宗信用李辅务国,迁玄宗于西内,故谓“南内一闭”。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将军:指高力士,高力士于公元748年(天宝七年)加至骠骑大将军。称好在:好在,好生,莫乱来。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jì)长安作斤卖。

辅国用事:辅国,李辅国,玄宗时为阉奴,得肃宗信任,权势日益显赫。用事,当权。张后:肃宗皇后,与李辅国勾结专权,后为李辅国杀。

[赏析]

此诗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用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赏析]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首二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句式与曹植《赠徐干》中“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相同,表现出光景西驰,白驹过隙,盛年流水,一去不再的忧生感情。只不过阮诗未写“白日”匿于何处,曹诗落实是“西山”。一偏于形象、一偏于说理;一重在写景起兴,一重在寓意象征故也。“去此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闻人倓说“去此”指“去魏盛时”,谓曹魏之盛在俯仰之间转瞬即逝。由此可知,首句“朝阳”、“白日”之谓,不仅象征时光袂忽,且有喻指曹魏政权由显赫繁盛趋于衰亡,一去不返,终归寂灭的深层寓意。在这里,诗人把人生短促的挽歌与曹魏国运式微的感叹交融在一起,双重寓意互相交叉、互相生发,置于诗端而笼罩全篇,下十二句,均受其统摄。 先是“人生若尘露”二句,以“人生——天道”的强烈对比,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在“悠悠”天道和永恒的宇宙中,曹魏政权都去若俯仰,何况区区一介寒士,不过如尘似露,倾刻消亡罢了。 下“齐景升丘山”四句,再用齐景公惜命,孔子伤逝的典故,极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韩诗外传》曾记载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时说:“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论语·子罕》则记载孔子对一去不返的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齐景公登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不永痛哭和孔子对流水的惜逝中,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对国运的双重忧虑,比先前的比喻和对比更深了一层。 如此袂忽的人世,诗人将如何自保?值此深重的忧患,诗人又如何解脱?“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十字,乃大彻大悟语。末六句,诗人断《楚辞·远游》、《庄子·渔父》两章而取其文意。前四句,取《远游》“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句意,谓:三皇五帝既往,我不可及也;后世虽有圣者出,我不可待也。不如登太华山而与赤松子游。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与仙人同游而有出世之想,语出《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末二句隐括《渔父》句意,表明要摆脱“怀汤火”、“履薄冰”(第三十三首《咏怀·一日复一夕》)的险恶处境,籍以自保和解脱,只有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远离尘世之纷扰,庶几可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然而这不过是一时的幻想。仙则无据,隐亦不容,所以终究还是要跌回前面所描写的阴暗世界。 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日趋残酷激烈。司马氏为篡魏自代,大肆杀戮异己,朝野人人侧目,亦人人自危,诗人也屡遭迫害。既要避祸全身,又要发泄内心的忧患与愤懑,因此,只能以曲折隐晦的方式,以冷淡的语言表达炽热的感情;以荒诞的口吻表现严肃的主题。这首诗即运用神话、典故、比兴和双重寓意的写法,致使其诗意晦涩遥深,雉以索解。钟嵘《诗品》说阮籍《咏怀诗》“厥志渊放,归趣难求”。可谓诗界知己。

1 ... 5 6 7 8 9 10

返回顶部